“雷布斯”的影响力无可撼动。8月14日晚,在小米成立十三年之际,雷军年度演讲如期而至。在近三小时的发布会中,年过五十的雷军一如既往地勤勉,大谈“成长”经历和人生感悟,听众无不感到励志与正能量。
然而对于关注着小米造车进展的我们来说,却有些“失望”。因为在整场演讲中,雷军对小米汽车的进度只字未提,仅在介绍小米MIX Fold3时,提到目前的智能电动汽车几乎都会配备无线充电,以及在介绍第二代机器狗铁蛋的时候,表示铁蛋的感知系统与目前的智能汽车感知系统有些类似。
雷军此前在多个重要场合不断为小米汽车造势。这次有些意外地不谈汽车,是一次失误吗?应该也不是,或许是此前谈的过多当下没有更多可谈的,也或许是雷军深思熟虑后的结果,觉得在非常时期,还是不谈为好。
(相关资料图)
该谈的或许此前也都谈了
小米汽车到底什么进度?这是外界最想知道的信息。上一次小米披露造车进度还是在Q1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,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表示,造车业务会按照原计划进行,在时间进度上将符合或略超预期。同时今年小米汽车还将按计划进行冬测和夏测。预计将会在明年上半年实现量产。
一般而言,汽车研发流程分为市场调研、概念设计、工程设计、样车试验、量产五个阶段,而夏测属于样车试验阶段,这意味着小米汽车距离量产阶段已经不远了。
从2021年3月30日,雷军宣布小米正式进军智能电动汽车行业开始计算,到现在已经过去快两年半,而距离其规划的量产时间节点,最多还有10个月的时间。这10个月时间虽然有些紧凑,但差不多可以完成量产阶段中的投产启动环节和小批量生产环节,其中前者需要半年的时间,后者需要3个月的时间。
从现阶段到最终量产,产品的功能配置、技术应用等基本已经定型,雷军确实没有特别需要谈的,毕竟此前关于小米汽车的核心竞争力、研发投入、团队组建、未来目标都已经谈得清晰透彻。
当然,也有雷军不方便谈的,比如造车资质。此前曾传言小米有可能承接北京宝沃的生产资质。但随着宝沃汽车的生产资质被注销,这一可能已经被排除在外。由于小米已经自建工厂,找其他车企代工也不存在可能,小米拿资质或许只剩下一种,单独申请,而其难度不是一般的大,近几年并没有任何一家企业新取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。
对于这类还不能确定的事情,雷军也不方便主动提及,尽管这会引发外界对小米汽车能否如期量产下线的怀疑。
极度内卷的时代不谈最好
如果按照目前的产品研发进度,雷军似乎也可以透露点产品信息,比如外界最想知道的产品定位和定价。
此前,就有消息传出来,小米汽车首款车可能是售价26万元起步的中高端车型,也有可能是14.99万元起的中低端车型,两种截然不同的信息,目前难辨真假,如果雷军此时明确一点信息,也确实能够回应外界的期待。
这种情况下,雷军偏偏没有去讲。究其原因,或许是在当前汽车行业极致内卷的时代,雷军造车的信心已经受到不小的动摇。
小米以往的产品都是以性价比著称,在价格方面一直有“屠夫”的称号。所以,首款车不管是高端车型,还是中低端车型,都必须体现出产品的价格诚意。
但当下的汽车价格战正在激烈进行中,雷军想要打造“国民车”,很难有价格优势,毕竟小米没有比亚迪那样的供应链成本优势,而如果从高端起步,前面已经有特斯拉、蔚来、理想、问界等先入为主,自己作为后来者,也难有成本优势,总不能赔本赚吆喝。
虽不谈汽车,但谈的也都是汽车
雷军的演讲虽然没有去大篇幅谈汽车,但实际上处处在谈“汽车”。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他讲到,别畏难,先干起来再说!这也许和当下小米汽车的现状最契合。造车的难度远在手机之上,当前的阶段是小米汽车的爬坡阶段,自然是压力最大的时候,雷军选择隐而不发,应该也是在暗下狠劲。
此外,雷军还重点提及了小米手机从中低端到高端的涅槃历程,小米高端探索之路是其近十年最痛苦,也是收获最大的成长。曾经在讨论会上,小米爆发了史上最激烈争论:做高端太难了,能不能不做?用小米品牌能做成高端吗?
雷军是这样说服所有人的:“无论多难,我们一定要坚持使用小米品牌做高端。只有做高端,才能倒逼我们在技术上寻求突破,赢得未来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。高端是我们小米的必由之路,更是生死之战!”
如今,小米汽车可能同样存在这样的抉择,从中低端还是从高端起步,这两种路径已经被证明都是可以行得通的,而小米已经是一家上市公司,不能像造车新势力那样轻装上阵,必然要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。
在小米汽车内部,估计也应该会有战略选择上的争论,而作为掌舵者的雷军,必须最出最正确的选择,因为这事关成败且机会只有一次,甚至第一款车就可能定生死。
2021年,王传福曾经善意地劝过小米等互联网企业造车要三思,如今事已至此,小米造车究竟能掀起多大波澜,明年上半年见分晓。
▶ 5亿美元,多乎哉?
文:张忠岳 编辑:齐萌 版式:赵方婷
给小编加个鸡腿!
关键词: